因狗狗吠叫的難題陷入自我懷疑,到相互理解

從小夢想再養博美的媽媽,與縮在角落的小寶寶相遇後展開命定旅程。面對吠叫與焦慮,她在課程中學會理解、調整與陪伴。當放下完美期待後,寶寶也變得穩定又信任,彼此成為最親密的家人。

可愛的寶寶

狗狗檔案

寶寶/博美/2個月/男生

訓練師

Kyle
希望可以感動更多人,分享與狗狗彼此信賴的相處方式,一起創造更多幸福快樂的回憶!

10/20/2025

童年的夢想成真

對寶寶媽媽來說,博美一直是心中最特別的存在。小時候與博美相伴的回憶,成了最深的牽掛。當上一隻狗狗過世後,她始終懷抱著一個夢想:有一天,能再次迎來一隻屬於自己的博美。

直到結婚後,她開始在犬舍尋找緣分。某天,看見了一窩三隻小博美,寶寶靜靜地縮在後方,被兄弟姊妹擠到角落。那一幕,讓媽媽心頭一震,就像小時候遇見的狗狗一樣,一樣是最小的一隻。這場重逢,像是命運的安排。
當看到寶寶靈動的眼神,媽媽與爸爸便確定:這就是他們的家人。

甜蜜的開始,意料之外的挑戰

回家後的寶寶,安靜、懂事又貼心。無論在哪裡都能自在適應,即使肚子餓了,也只會乖乖等媽媽準備。最讓人驚喜的,是他對動腦遊戲的熱愛,每次解開藏食玩具,總是閃著滿足的眼神,因此媽媽動手做了許多小玩具,樂在每一次與寶寶的互動裡。

然而,隨著成長,挑戰也接踵而至。寶寶開始頻繁吠叫,散步時總是糾纏拉扯,不願意擦腳,甚至會亂大小便。媽媽雖然早有準備,也嘗試過各種方法,但效果有限。她不想打壓寶寶的天性,卻又擔心吠叫會打擾鄰居,甚至懷疑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。焦慮與自責,漸漸佔據了日常。

在訓練課程中找到方向

就在這樣的心境下,媽媽遇見了犬研室。
Kyle 老師提醒:寶寶需要屬於自己的空間。當生活區域搬到安靜的房間後,寶寶逐漸能安穩休息,吠叫也少了。
同時,教寶寶一些簡單的指令,訓練專注力。媽媽驚喜地發現,彼此似乎多了一份默契,能更好地理解對方。

然而,真正的挑戰才剛開始。隨著寶寶進入「恐懼期」,行為變得起伏不定。亂大小便、突如其來的吠叫,讓媽媽再次陷入自我懷疑。
Kyle 老師沒有急著責備或要求,而是溫柔提醒媽媽:「不用太勉強自己,不必事事迎合寶寶。只要做好該做的,其餘的交給時間。」這句話,讓媽媽放下沉重的壓力,也重新找回信心。

心態的改變,會大大改善我們與狗狗相處的品質

在這段旅程裡,媽媽最大的改變,是學會換一個角度看寶寶。
她開始明白,狗狗的行為不一定是「問題」,而是一種「需求」。過去,她總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,如今,她更願意停下來觀察:寶寶需要什麼?我能怎麼幫助他?
當媽媽的心境放鬆下來,寶寶也回應了更多專注與信任。那雙偶爾回望的眼神,傳遞的是深深的依賴與安心。

真的需要花這麼多時間上課嗎?

有人曾問媽媽:「真的需要花這麼多時間上課嗎?很多狗狗沒上課,不也好好的嗎?」
媽媽的回答是:「沒有一定,但我希望和寶寶能走得更遠、更自在。上課不是為了讓他成為乖狗狗,而是幫助他安心適應世界,而我會永遠陪在他身邊。」

就像散步時,媽媽會為寶寶放慢腳步,讓他安心探索;而寶寶也會不時抬起頭,眼神像在說:「我知道,你一直都在。」
在人與狗的相處中,不只是狗狗要學習迎合人類,人也需要學會理解與尊重。唯有如此,才能真正靠近,成為彼此生命裡最親密的存在。

Kyle 老師的話

「能遇見寶寶媽媽這樣的飼主,真的很難得。從一開始的焦慮,到後來懂得放鬆與理解,她的轉變,是寶寶最大的福氣。許多人以為狗狗的問題只在於狗,但其實影響最大的,是家長的心境。今天的寶寶能快樂又穩定,是因為媽媽願意學習、調整、給予空間。對寶寶來說,媽媽就是他最堅定的力量。」

推薦閱讀
從社會化到環境管理:米克斯Dolla的生活改變之旅

第一次見面時 Dolla 因為社會化不足而非常緊張,在大雄老師進一步分析行為問題的原因,並訂定初步訓練計劃之後,經過8週與家長的共同努力下,Dolla 現在已經逐漸展露出開朗陽光的笑容、也可以在草地上盡情打滾了!

散步時被陌生人的撫摸嚇到,從此容易暴衝和大聲吠叫

之前有一次和狗狗在公園散步,有一位中年婦女緊跟在後,並突然伸手想跟狗狗互動,導致狗狗後來只要有陌生人靠近,就會不停大聲狂吠,甚至會向前暴衝,讓家人十分頭痛

曾以為幸福是擁有狗狗,直到二月讓我們明白,幸福來自理解、學習與陪伴

「養狗是我從小到大的夢想,這是我對美好家庭的想像」帶著這樣的期待,二月的媽媽找到了二月並帶她回家,讓二月成為了家中的一份子。第一次養幼犬感到有點緊張,不確定該怎麼做才是好的,也擔心二月長大後會對家人或他人造成困擾,為了讓二月成為穩定、快樂的狗狗,決定帶二月上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