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狗檔案
喜喜&樂樂/米克斯/女孩
訓練師
8/11/2025

第一次的雙犬家庭
爸爸媽媽從大學時,就一起養了一隻狗狗,這位毛孩陪伴了爸爸媽媽整整16個年頭,陪伴爸爸媽媽走過青春、成家,直到最後因病離開,留下滿滿的回憶與不捨。
那段時間,媽媽每天面對空蕩的家,總覺得缺了什麼。原來,是已經習慣了有狗狗在身邊的日子。某天,媽媽在臉書送養社團看到一張照片-是一隻模樣與上一隻毛孩神似的米克斯,唯一不同的,是她穿著可愛的「小黃襪子」。在看到照片的那一瞬間,媽媽便認定是她了。隔天便把這隻毛孩接回家,並給她取名「樂樂」。隔天便帶樂樂一起跨年,一起迎接新的一年,一個全新的開始。
有了前一次養狗的經驗,媽媽更懂得要用溫柔與理解陪伴樂樂。因為上一隻毛孩在跟人與跟狗相處上都比較辛苦,媽媽不希望樂樂也承受同樣的壓力。於是在樂樂五個月大時,就帶樂樂開始上課,學習如何安心地與世界互動。樂樂在媽媽全心全意地陪伴、教導下,成為一隻溫柔親人的天使狗狗。這也讓媽媽思開始思考,養第二隻毛孩的可能,這樣當爸爸媽媽出門上班時,兩隻毛孩能互相做伴。就在這時,媽媽看到了「喜喜」。她和樂樂長得像極了,同樣的黃襪子、小四眼,只差在毛的長短,彷彿是一對天生的姊妹。於是媽媽決定把喜喜領養回家,希望她們能互相陪伴。

意料之外的變化
喜喜在四、五個月大時來到這個家,一開始一切都美好得像童話。樂樂毫無保留地接納了這個妹妹,擔起了溫柔姐姐的角色,而喜喜也像個小跟屁蟲一樣黏著樂樂姐姐,不論吃飯、睡覺、玩耍,都要跟著樂樂,一刻都不分離。那段時間,爸爸媽媽每天看著她們依偎的畫面,心中只覺得無比幸福。
然而,好景不長。當喜喜八、九個月大,迎來第一次發情期後,一切開始出現改變。喜喜變得情緒起伏大,對外面的聲響格外敏感,看到任何人跟狗都會兇,也變得會護食、護資源,讓原本溫馨的家變得緊繃不安。
爸爸媽媽一開始以為這只是青春期的過渡,一陣子之後就會好,但這個狀況在喜喜發情期結束後還是沒有改善,反而越來越嚴重。樂樂更因為壓力太大開始出現不吃飯的狀況,爸爸也在阻止爭吵時,不止一次被咬傷,媽媽更是每天心神不寧地盯著攝影機,擔心家裡發生意外。

堅持與努力,不放棄的愛
就在束手無策時,媽媽想起了當初幫助過樂樂的 Kyle 老師,立刻聯絡請求協助。 Kyle 老師建議除了環境上的管理外,也建議可以與獸醫師討論是否先幫喜喜安排節紮,讓喜喜的情緒隨著荷爾蒙的穩定,慢慢平穩下來。但在這之前,還是先暫時用柵欄把喜喜樂樂隔開,在不同空間吃飯、休息,先避免衝突的發生。
只有在散步的時候讓喜喜樂樂接觸對方,並且當喜喜樂樂在外面好好相處的時候稱讚她們,讓每次相處的印象都是好的、開心的。
這條路漫長且困難重重,在這三個月中間,爸爸媽媽有過意見不合,也懷疑過方法是否有效,感到深深的疲憊與挫折。但爸爸媽媽沒有放棄,努力溝通、互相扶持,最後由爸爸負責散步,媽媽負責訓練與餵食,各自分工的為喜喜樂樂努力。
在這段充滿壓力、困難的期間,Kyle 老師總是在爸爸媽媽感到沮喪或遇到困難時,不厭其煩的給予建議,讓爸爸媽媽感到非常放心與安心,是爸爸媽媽能堅持下去的一大助力。
這一切的堅持,背後只有一個信念:既然選擇帶喜喜樂樂回家,就永遠不會放棄她們。用盡一切努力留下喜喜,是爸爸媽媽對喜喜樂樂的承諾。

重拾和諧的家
經過爸爸媽媽三個月的努力,喜喜的狀況變得越來越好,開始能控制情緒,遇到陌生狗狗也不再像從前那樣狂吠不止,直到對方離開也停不下來,現在很快就能冷靜下來,再次可以跟過去的玩伴玩在一起,開始主動邀請樂樂玩耍。兩姊妹的衝突減少了,溫柔的互動多了,爸爸媽媽的心也慢慢放下了。
雖然現在喜喜有時候還是會鬧脾氣,但爸爸媽媽已經能敏銳地察覺喜喜的情緒,在衝突發生前做出介入。這份理解與默契,是三個月無數次練習與愛的累積。相信在爸爸媽媽持續的努力下,喜喜會更進步,一家四口,會找到最適合彼此的節奏,牽著手,一起走過未來的每一天。

給所有毛孩爸媽的話
上課是了解彼此的一個捷徑,比起自己去嘗試,花很多時間又可能無效的方式,上課有效非常多。狗狗與人一起生活,本來就不是一件自然的事情,彼此都需要學習如何互相靠近、彼此信任。上課能幫助你少走很多彎路,讓狗狗過得更自在,讓你跟毛孩的關係變得更緊密、和諧。

Kyle老師的話
認識爸爸媽媽快兩年,真的非常感動你們對喜喜樂樂的責任感與愛。爸爸媽媽那陣子的壓力、不安跟堅持,我都看在眼裡,你們辛苦了,但這就是兩犬家庭可能會遇到的。還好爸爸媽媽用愛與努力走過了最困難的時候,照著我們討論出來的方法,一直堅持下去。
感謝爸爸媽媽的努力,謝謝你們讓喜喜樂樂有一個溫暖的家,讓喜喜樂樂能幸福地當姊妹,這都要歸功於你們的認真跟努力,願這個故事能鼓勵更多人,看見人與狗之間那份深刻而真誠的連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