透過理解與改變,跨越暴衝與追車的挑戰

一隻活潑可愛的喜樂蒂 Hina,輕輕踏進家門,帶著陽光與生氣,為家中注入久違的溫暖與笑聲。為了讓 Hina 擁有最好的開始,媽媽細心做功課、學習理解,也陪著她一步步成長,在信任與愛中建立起深厚的羈絆。

喜樂蒂 Hina 與丁丁老師

狗狗檔案

Hina/喜樂蒂/3個月/女生

訓練師

丁丁 Dallas
每隻狗狗擁有獨一無二的個性, 彼此同理是關係中善的循環

11/3/2025

跨越二十年的緣分

二十多年前,Hina 的家庭曾養過一隻喜樂蒂。她離開後,家人悲痛萬分,長達二十年不敢再養狗,那份思念始終藏在心底。直到近年,家中只剩媽媽與阿嬤兩人生活,媽媽萌生了「讓阿嬤有狗狗陪伴」的念頭。

起初阿嬤偏好柴犬,但媽媽考量柴犬個性較為獨立,擔心長輩較難照顧,最終決定再次迎接一隻喜樂蒂。她堅持要找「不關籠」的犬舍,最後選中一家讓狗狗能自由生活、被視為家庭成員的地方。

從預約到等待的半年裡,媽媽始終充滿期待。直到有天收到犬舍訊息聯絡:「我們早上聯繫的家長還回覆,如果您願意,這隻小狗就给您。」
那一刻,媽媽看著照片裡還沒睜眼的小狗,眼淚忍不住滑落——她確信,「這就是我的孩子」。
四十多天後,小小的 Hina 終於回家,溫柔又謹慎的她,讓全家一見傾心。

預防勝於治療:在自信中成長

在等待 Hina 的日子裡,媽媽早已做足功課。她知道幼犬的社會化黃金期不能錯過,於是還沒接回家前,就決定要尋求專業協助。
「這次我不想亂試,也不想靠直覺。我希望她一開始就能在正確的方向上成長。」
這份用心,讓 Hina 回家後的適應格外順利。當她滿三個月時,媽媽主動聯繫犬研室,希望學習如何陪伴她進行社會化與散步練習,讓她快樂又有自信地長大。

因為被理解,所以願意改變

第一次上課,丁丁老師先從作息調整開始——重新安排吃飯時間、睡眠節奏與散步頻率,幫助 Hina 建立穩定的一天。
「每天至少要三次散步喔,滿足了基本需求,她的情緒就會更穩定。」老師溫柔叮嚀。

上課過程中,媽媽感受到滿滿的被理解。老師不只是教指令,更重視人與狗的雙向需求。 像在討論折耳問題時,老師站在 Hina 的角度思考,不建議勉強,但也協助媽媽找到兼顧美觀與舒適的平衡點。 這份體貼,讓媽媽深深覺得——自己與 Hina 都被理解、被照顧。

一家人變成「凹豆咖」

過去媽媽上班離家近,七點半起床綽綽有餘;現在為了 Hina,每天六點準時起床帶她散步。原本假日最愛待在家追劇的她,現在會規劃露營、郊遊,甚至嘗試登山,「這些都是以前不可能發生的事。」

阿嬤也被 Hina 帶動,每天下午堅持帶她出去走一圈,一天走上近萬步。
媽媽笑說:「連朋友都說我氣色變好了,大概就是 Hina 帶來的幸福能量吧。」

理解訊號,化解追車挑戰

在成長過程中,Hina 曾出現追車的狀況。老師觀察後發現,她並非要攻擊,而是被突如其來的車聲嚇到。
於是老師指導媽媽放慢步調,在散步中花時間停下來,陪著她觀察路人與車輛,幫助她重新認識這個世界。
幾次練習後,Hina 不再衝動暴衝,而是學會冷靜面對。

媽媽也從中學到「安定訊號」的重要性。
當 Hina 看到車子或陌生人時,會舔嘴、趴低或轉頭避開——這些微小動作,其實是她在告訴人:「我有點緊張,但我努力讓自己冷靜。」 老師提醒媽媽,不要急著糾正,而是陪她停下來、輕聲引導。

漸漸地,Hina 對外在刺激更能適應,也更快恢復平靜。
媽媽笑著說:「我開始懂得從狗狗的角度看世界,散步不再是訓練,而是我們互相信任的練習。」

課程結束後,Hina 與媽媽的關係更加緊密。媽媽學會閱讀 Hina 的肢體語言,也懂得放慢腳步,讓她多嗅聞、多探索。

Hina 變得更有自信、更懂得表達,散步時不再緊張暴衝,追車行為也幾乎消失。
現在的她,能自在地跟著媽媽在街上散步、在草地上奔跑,眼神裡充滿信任與快樂。
那份穩定與自在,都是透過理解、耐心與愛,一點一滴堆疊而成的結果。

給所有毛孩爸媽的話

上課不一定是因為狗狗「有問題」,而是為了讓彼此更順利、安心地生活。
每一堂課,都是主人與狗狗學習理解彼此的過程。
比起自己摸索,專業的協助能讓人更快找到方向,也避免在不合適的方式中耗費時間與情感。
只要願意理解與陪伴,每一段關係,都能成為溫柔又穩定的連結。

丁丁老師的話

看到 Hina 媽媽與阿嬤這麼用心地照顧她,每次上課都讓我很感動。 她們是真正「做足準備」才迎接狗狗的家庭。Hina 的快樂與穩定,正是因為家人願意傾聽、理解,並陪她一步步走過成長的每個階段。

推薦閱讀
因為愛,我們選擇正向的幼犬訓練,也成為女兒最穩定的陪伴蓬蓬

因女女兒們渴望養一隻狗,一家人迎來了蓬蓬。新手爸媽為給她最好成長起點,邀請專業老師以正向方式引導。課程中彼此建立默契,蓬蓬變得穩定能夠安心地獨處,出門也能冷靜互動。回首當初,爸媽深覺這是最正確的決定。‍

幸好,當初誰也沒有放棄誰

媽媽苦笑,當初在收容所遇見雙手剛好可以捧住的小Vader,讓人一見傾心,也因此開啟了第一隻狗狗的緣分,然而後續的失控吠叫及暴衝,以及狗狗的敏感情緒,卻讓媽媽始料未及⋯

曾以為幸福是擁有狗狗,直到二月讓我們明白,幸福來自理解、學習與陪伴

「養狗是我從小到大的夢想,這是我對美好家庭的想像」帶著這樣的期待,二月的媽媽找到了二月並帶她回家,讓二月成為了家中的一份子。第一次養幼犬感到有點緊張,不確定該怎麼做才是好的,也擔心二月長大後會對家人或他人造成困擾,為了讓二月成為穩定、快樂的狗狗,決定帶二月上課。